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考研 > 关注“被考族”现象 纠结在考研和就业之间

关注“被考族”现象 纠结在考研和就业之间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01-03

为找好工作,武大一女硕士“冒充”本科生自隐学历求职,哈尔滨7名研究生当上环卫工...这些现象凸显了考研“功用性”之下的进退两难。当考研热遭遇就业冷,如此“冰火两重天”之下,真有着说不出的尴尬。

“被考研”、“被国考”、“被省考”...出于就业压力、工作保障等原因,考研、考公成为大学生一条“光明”的生存之道。但能考上的人却总是少数。“被考族”考后再找工作,已错过招聘最好时机,就业难成“被考族”一大难题。

“被考族”就业令人堪忧

考研刚刚结束,卓忆萱并没有放松心情,这一次考试不同往日,她说:“考不上我不知道自己将何去何从。”卓忆萱是某师范大学一名“被考族”,如她所说,考研并非己愿。像她一样的大学生在高校里数量逐年增多。

刚上大学那年,父母反复提醒卓忆萱大学毕业后要考研。卓忆萱介绍说,由于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拼学习,上大学后感觉一下子自由了,学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考研的事被忘在脑后。

大三下半学期,父母旧事重提,卓忆萱才硬着头皮买了考研资料,她说:“真的不想再念了,可是不读书,我又不知道自己干什么好。”

问她为什么要读书,卓忆萱沉思良久才说:“为了不让爸妈操心。”

陈翔瑞住在考研宿舍,但他说自己是“打酱油”的。2012年10月,陈翔瑞忽然决定考研,原因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多次碰壁让他气馁。他说,租一间考研宿舍能让自己更集中精神读书。

事与愿违,没有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因就业因素被动考研的陈翔瑞在此次考试中发挥欠佳。“肯定没戏了。”不知道前途在何处的他感慨,从小被计划好道路,读书读到头,却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我已经失去了梦想的能力。”陈翔瑞很沮丧。

从众心理致就业“挑三拣四”

大学生找工作的黄金时段是大四上学期十月起至下学期三月。而考研和考公的准备时间正好与此冲突。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参加考试,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张佳平存在一丝侥幸心理,他想“广撒网重点培养”。开始的时候他是想专心找工作的,但身边的同学都在考公务员、考研。他听同学们说,公务员工作稳定、退休后保障好动了心,赶末班车报了国考。

张佳平坦言,这就像买彩票一样,我根本没想过自己能考上,但不报名又觉得少点什么。某些方面有很多同学完全寄希望于考公,天天在图书馆复习,放弃了很多招聘机会。对考公抱有很大希望的同学们,能考上的是少数,但是他们对工作“很挑剔”,不愿意马上就业。

职业规划一定要量体裁衣

对于“被考族”现象,有关专家认为,现在的本科生普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少规划,因而不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甚至从未细致地审视过自己,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不少大四学生既考研又“考公”,事实上,公务员考试和研究生考试的内容、要求和应试技巧可以说完全不同,而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难免顾此失彼甚至“双输”。因此,更重要的是根据自身兴趣、专长以及其他有关因素(比如社会关系)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他同时建议,高校应该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必修课,最好在大一就开设,引导大学生及早做好规划。

对于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来说,眼前的就业尴尬是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研究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是影响成功就业的一大原因。”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研究生要想更好就业,就要正确认识自己,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调整职业期待值。

建立就业数据库进行调节预警

“建议高校建立一个就业数据库。”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建民表示,我们的研究生扩招缺乏整体设计,招生没有和就业联系,没有和经济转型、社会发展联系。我们应该根据出口调整研究生招生,根据社会需求建立反馈机制。在这方面,国外一些一流大学的培养模式值得借鉴,比如,哈佛大学长期与校友保持联系,并进行系统、完善的跟踪调查,根据校友和市场的反馈,来调整学校的招生和培养,始终保持了就业和招生、专业设置的动态平衡。

中国自古便有崇尚“高学历”的传统,“活到老,学到老”便是典型的提倡。而现在,追求“高学历”偏离了最初的本意,变得更加具有目的性,在火热追求高学历之下,用人单位却更看重能力与实践。这样的“尴尬”或许是必要的,因为只有遇冷,才能让莘莘考研学子冷静想想,一纸文凭和未来,究竟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政府部门也是时候做好人才市场信息的调节与预警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与"校长"耗一天一夜 27名考研学生退款... 下一篇: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已达21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