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午,今年刚毕业的李强早早地来到西华大学进行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现场确认,而此时,等候确认的`考生已排起了长龙。“本科同学大多去了机械制造厂,月薪2000元左右,我决定继续考研,希望硕士文凭来提高自己的就业起点。”然而,谈及自身的职业规划,李强坦言有些迷茫,“考上后再慢慢规划吧。”
在与其他毕业生的交谈中,记者发现,像李强一样职业规划不明的毕业生还有很多,考研或是求职,大家都有些盲目。为探明毕业生的求职心态,本报联合四川日报网、腾讯大成网展开了报网互动调查。
考研成了就业“缓冲器”
八成表示若有满意工作不会考研
同学们考研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本次报网互动收集到近400个有效样本,数据显示,有43%的考生将缓解就业压力作为考研的主要目的,有25%的考生是为了研究生文凭,而真正出于学术研究兴趣考研的仅有10%。值得注意的是,当被问及如果有一份满意的工作还会不会考研时,约80%的考生选择不会。由此可见,对大部分考生而言,考研只不过是就业的“缓冲器”。
考研真的能缓解就业压力吗?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李孝武认为答案是不一定的。“近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都突破了700万,且呈现出增长趋势,预示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很严峻。”。李孝武说,毕业之后,研究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并不一定比本科生小;另外,由于产业形势变化、机遇不再等原因,研究生最终的就业去向也不一定比本科生好。
“以考研躲避就业是一种求职心态上的误区。”李孝武提醒毕业生,应综合考虑职业规划、对口专业将来的就业形势、自身成绩、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不可因盲目考研错过求职的黄金期。
“是否需要考研,应以职业定位为依据。”四川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杜彬建议,对于立志从事学术科研工作的学生而言,考研是成才的重要途径;对于选择从事实践应用性工作的学生而言,考研只能作为备选出路。
边远地区成招贤“寒冬区”
七成将成都列为工作首选地
11月13日,四川大学学生活动中心内,几家用人单位正在进行校园招聘,数百名毕业生身着正装,手持简历,满怀期待。
“你愿意到家乡以外的二三线城市或西部边远地区就业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心理学专业的刘胜回答很果断。“我认为只要能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无论在哪儿就业都行”,刘胜说,自己首先会考虑兴趣和专业,待遇和地域则不太重要。
但是,像刘胜一样求职不择地域的毕业生不占多数。据报网互动调查统计,超过半数的学生不愿意到家乡以外的二三线城市或西部边远地区工作,而有70%的学生将省会成都列为首选工作地,还有部分大学生希望能到“北上广”工作。
“招聘中,同学们对一线城市岗位的积极性远高于二三线城市”,正在筹备宣讲会的某企业招聘管理万蓉告诉记者,企业设在边远地区的分公司长期招不到本科生。
“这反映出部分学生自我认知不清,求职期望过高。”西南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教师欧阳彦琨说,工作地不应成为毕业生求职的牵绊,毕业生应结合自身能力以及行业的发展需求来判断。“一线城市能吸纳毕业生数量毕竟有限,坚持到大城市就业会缩小就业选择面,降低求职成功率;而一些边远地区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在那里,毕业生可能会获得在大城市难以得到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机会。”
理性求职 远离心态误区
盲目跟风将会迷失自我
11月16日上午,西南财大双选会上,国际商务专业的曾修涛带着简历前来寻觅心仪的雇主,而在此之前,他已经被两家银行拟录用,同学们纷纷向他讨教求职秘诀。“做好规划、认准目标,有个良好的求职心态很重要。”曾修涛告诉记者,“求职季”一开始,他便将银行确立为求职目标。
当班上一半以上的同学都在复习考研时,曾修涛却在为各银行的笔试做着准备,“我认为银行业里经验更重要,所以希望早点入行。”作为一名本科生,曾修涛有着正确的定位,“我可能竞争不过研究生,所以对工作地没有要求,我相信,只要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便能做出成绩。”
“面对就业压力,毕业生很容易陷入心态上的误区,特别是在周围同学的影响下,有些同学会盲目跟风,迷失自我。”杜彬建议,远离求职心态误区,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求职观。
“正确的求职观要求毕业生在求职时能以兴趣为导向,以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空间以及社会需求为主要考虑。”杜彬说,目前,有很多毕业生将待遇和工作地域作为筛选求职信息的首要因素,这样的心态会降低求职成功率,且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超级学霸获北大双硕士保送 将教学楼比母亲... 下一篇:母亲来京看读研孩子被遣回老家劳教1年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