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3月29日,素来有“金融黄埔军校”之称的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下称“五道口”)正式并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并正式挂牌。
新成立的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为并列的院系单位。
辉煌过往
五道口,京包铁路与海淀区成府路的交汇处,从西直门出来,火车通过的第五个道口。但这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五道口。
198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北京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公社一个尚未启用的卫生院正式成立,此后,五道口就渐渐成为央行研究生部的代称。
截至目前,五道口培养了1700多名硕士生、200多名博士生,平均来看,每年仅仅只有几十人走出五道口。尽管规模上,五道口还无法与大部分综合性大学相比,但从毕业生取得的成就来看,“金融黄埔军校”当之无愧。
“记得当时人大财金学院的优秀本科生为了考五道口放弃了本校保研的机会。”五道口校友、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表示,五道口是30年金融改革的缩影,以刘鸿儒为代表的一批改革家,将改革思想布道于此,使五道口成为改革的桥头堡和思想的策源地,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说起五道口的人才,就不得不提及最代表其辉煌的五道口“老三届”。
1982年的3月和9月,这里先后迎来18名、23名学生,按年份他们分别归入81级和82级。次年,又一批26名学生入校。这一共61名学生,成为五道口的“老三届”。
这批“老三届”的毕业生包括: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保监会原副主席魏迎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等。“老三届”之后,五道口的辉煌得以延续,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1988年毕业的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
“五道口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五道口的创办者,人民银行原副行长、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认为,五道口的辉煌不是哪一个人的作用,而是赶上了这个时代的发展,适应了这个时代潮流的需要。
为何合并
五道口教学最大的特色在于依托金融业界背景,“两条腿走路”的教学体制。
所谓“两条腿走路”,一是导师外聘制,即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导师,这其中大部分来自一行三会以及大型金融机构;另一个是教师外聘制,即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来校任教,博采众家之长。
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表示,2000年之后,各大高校大都加大了对财经院系的投入,对于五道口而言,外聘老师以前是五道口的长处,到如今已渐渐演变成五道口的短处。
一位熟悉五道口的学者认为,总的来看,当今五道口面临三点困境,其一,缺乏专门的教师队伍;其二,受专业局限,学生仅专于金融;其三,缺乏综合性大学的学习资源和学术氛围。对于五道口而言,并入清华大学,上述三个难题将迎刃而解。
五道口新起点
“五道口并入清华,不是五道口的终结。”吴晓灵表示,五道口并入清华意在扬长避短。所谓扬长,即通过理事会的治理机制安排,保持五道口的业界背景优势;避短,改变没有相对固定、优秀的专职老师的现状。
吴晓灵还透露,并入清华之后,五道口教学大楼所在核心地段的18亩土地仍为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所用,不作他用。
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11人构成,两名来自清华,两名来自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各出一人,五道口校友会、刘鸿儒基金会也将各派一人加入。剩下两个名额将由院长与一名社会贤达出任(目前尚未遴选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