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和世界观既有严格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第一,哲学与世界观有着严格的区别
首先,哲学和世界观的形成不同。一般人的世界观,在没有经过专门的哲学训练之前,是自发形成的。哲学是由哲学家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世界观加工整理的,是自觉形成的。
其次,哲学和世界观的内容不同。一般人的世界观的内容是杂多的。既有这样的内容,又有那样的内容,不同的内容甚至相互矛盾。哲学的内容是专一的。哲学只有一个基本的主张、基本的观点,是一家之说。
再次,哲学和世界观的形式不同。一般人的世界观,没有严密的论证,没有理论体系。哲学有严密的论证,有一定的理论体系。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不是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一门哲学。
第二,哲学与世界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世界观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哲学家对人们的世界观进行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世界观是哲学的基础。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
其次,哲学是世界观的指导。哲学家把人们的世界观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形成一套哲学理论。这种哲学理论被人们掌握,对人们世界观的形成和完善,就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哲学是对人们世界观的系统化、理论化。但是,哲学并不是对所有人的世界观的系统化、理论化。因为,人们的世界观各种各样、各不相同,有的还截然对立。哲学不可能把所有的世界观调和到一起。一种哲学是对一定人们的世界观的系统化、理论化。所以说,一种哲学是一定世界观的理论表现。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问题:
(1)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
(2)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即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按照对哲学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或客观唯心主义。
三、世界的物质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指相当于意识来说,不管人们是否喜欢,是否承认,它都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实实在在的存在着。人类社会并不是什么超自然力量作用的结果,而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一个特殊的生物种群,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是人采用一些工具作用于自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客观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过程,所以劳动就能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四、实践与世界
(1)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这一界定包括两层相互联系的涵义: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具有感性的即物质性的性质和形式的客观活动。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的生命活动所特有的性质和特殊的运动形式,它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更不同于纯粹自然物质形态的运动形式,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方式。这是由实践在人类生活中所具有的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决定的。首先,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的根据,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其次,实践规定和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实践“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总之,实践使人类超越动物界,规定和创造了人的一切特征。
五、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六、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1.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上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是互相联系的。整个物质世界就是以多种形式相互联系的整体。例如:生物的发育成长,离不开阳光和水分,而水的形成又离不开氢和氧。人离不开大自然所提供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料,而任何人又不能不与社会发生各种联系,孤立的人是不存在的。
2.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是联系的客观性。
3.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是复杂和多样的。物质世界联系的普遍性,是通过具体的事物多种多样的具体联系表现的。例如联系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与发展起着主要的、决定性作用。而事物的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同样会对事物发生影响和作用。两者都不可忽视。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七、认识及其规律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2)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解: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
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世界上的事物是无限的,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也是无限 的,因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永远不会终结,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综合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和认识的不断反复,无限发展,就是认识辩证运 动的全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和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 化和提高,这也是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但这种反复性和无限性,不是一种单纯的循环,而是波浪式的发展。
八、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历史。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有规律的。其一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其二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九、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如何评价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是直接涉及到谁是历史创造者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观问题。在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之前,英雄史观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否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在人类思想史上,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的解决了是谁创造了历史的问题。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的“发源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哲学史上,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和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又称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片面夸大少数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贬低或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英雄人物创造的。唯心史观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唯意志论,它实际上是指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它认为少数帝王、将相等杰出人物的意志决定历史的进程。把人民群众看作是听从少数英雄人物摆布的“工具”或“材料”。另一种是宿命论,它实际上是指客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它认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是一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如神、上帝、天命等。少数英雄人物则是这种精神力量的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只能绝对地服从这种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占统治地位。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则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唯物主义所讲的人民群众是指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总和。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但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知识分子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我们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是强调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伟大作用。
第一,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为精神活动提供了物质前提,否则便没有社会的精神生活。其次,劳动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一切科学理论,一切有价值的文学艺术,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再次,作为人民群众组成部分的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直接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如发明者毕升,哲学家狄慈根,发明家瓦特,文学家高尔基等。他们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创造出了许多璀璨的精神财富。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