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即将拉开帷幕,专家在此为考生做一些临考前的提示,供考生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省考中更好地发挥。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一)考前保持良好状态
在临考前的一两天的时间里,考生需要从题海战术中脱离出来,因为答题能力和解题水平已基本定型,此时最主要的是调整保持自己的状态。如果觉得不看题还是“不放心”,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整理过的错题或者以前做过的题目来翻看即可,可重点翻看行测中侧重考查记忆性的知识和内容,如常识判断。山东省考常识判断部分侧重考查考生对国情社情省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因此考生可对省情省况做一下突击复习。主要目的还是保持考试状态。
另外,至少提前一天准备好在考试中要用到的所有相关物件,避免在考试当天由于不必要的因素耽误时间或造成其他不利考试的影响。
友情提示:可以在这两天时间中再考虑一下自己在正式考试中对行测各部分答题时间和答题顺序是否已经心中有数,从而确保在考场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安排进行答题。此外,到了考场可再根据试卷本身的特点做出些微调整,切忌大幅度的调整。
注: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考中沉着冷静
首先,审清题目。可以说大部分考生已经是“身经百考”,在此不再赘述审清题目的重要性。考生应该要仔细冷静地审题,切忌盲目答题,尽量不因“没看清题目要求”而丢分。
其次,学会放弃。方法技巧可以提高做题速度,但并不是每个题目的简便方法都是一眼即可识破的。有些题目用常规方法做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而寻找简便方法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为了保证整体的做题速度,就一定要学会放弃。尤其是在遇到一个新题型时,如果一分钟之内仍找不到简便方法的话,就一定要果断地放弃。
第三,重视直觉思维。针对一问题,想到了好几种可能情况,或者觉得几种答案都对又只能选一种时,在这种情形下,建议采用“最先想到”的方案,也就是重视直觉思维的结果。直觉思维是以过去的体验和知识水平为基础产生的,因此有一定的正确性,它比随意瞎猜要更有效一些。
友情提示:如果时间或答题过程中跟自己的预估出现了偏差,一定要及时调整,沉着应战。行测试题的作答要求:对自己有把握的试题,保证不失分;放弃难题,以免浪费时间;运用技巧突破中等偏难的试题,力求尽可能多得分。
(三)调整心态
无论是临考前还是在正式的考试中,心态始终是至关重要的。公务员考试不但是对知识和技巧的考查,对于其他一些素质也在进行着无形的考查。可以说紧张也是一种正常的状态,不必太过在意,走到了这里,每一位认真备考过的朋友都是好样的,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定会有所收获。
友情提示:这段时期考生心理可能会有较大波动,通过听音乐、聊天、适度运动等适当方式来减压,保持正常作息、适当休息,以一颗平常心轻松上阵。这样也有利于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二、申论
对于申论科目,考生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高作答速度
2009、2010年山东申论的作答时限都是120分钟,今年的大纲中规定作答时限为150分钟,这30分钟的作答时间提升未必是充裕的保证,很可能是给定材料阅读难度和作答题目数量提升的标志。考生在作答时切不可马虎大意,要以120分钟的标准要求自己,尤其是参加过山东省考的同学,很有可能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记得戴一只手表,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考试时间。
(二)注意作答要求
山东省申论考试比较特别,特别在试题结构和分数设置上。国家公务员考试以及其他省考申论试卷的题目分值一般都是10、20、30或者15、25等,但是山东省申论从2009、2010的情况来看,则喜欢走另类路线。例如2009年山东申论的分数构成为6+8+12+24+50,2010年山东申论B卷的分数构成是18+9+23+50。这个现象很有意思,它背后反映的事实是山东的命题人喜欢按照要点来实际安排分数。那么我们就要把握一个原则,根据作答要求的分值来具体作答题目。
比如说题目的分值是8分,那么可能的要点就是4个或者8个,4个的可能性较大。一般而言,要点分数在1-2分,除非特殊情况,要点分数大致相等。这两年的新趋势是加入了结构分的要求,有时分值里会包括结构分的部分,比如说23分,可能里面会有5分甚至15分的结构分,那么剩下的要点应该找到几个,我想大家心中应该大致有数,如果找的不够多,那就应该思考一下是否有遗漏要点的情况。
(三)认真完成文章论述题
从过去两年的情况来看,山东申论的文章论述题分值都是50分,无论前面是3道还是4道问题都是如此,今年是否如此我们不得而知。其实这说明山东申论对于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更高,如果今年还是5:5的分值构成,我们就应该留出更多的时间写文章,把文章写出色,也许这就是决定你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最重要因素。
最后祝愿广大考生能在山东公务员省考中取得好成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山东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谈谈目前的信息网... 下一篇: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