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留学归国人员的增多,“海归”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不少“海归”回国后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变成了“海待”(待业)。调查显示,有35%以上的“海归”存在就业困难,同时40%的“海归”感觉自己的职业方向出错(见5月30日《中国青年报》)。
然而“海待”真的就成为问题了吗?非也!在我看来,“海归”这顶帽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因为人才市场上的“商品”统称人才,并没有“海归”和“非海归”之分。他们的就业或失业,都一样接受市场规则的调节,没有什么区别。没有头衔,何来光环?又何来“光环渐褪”?因此,“海待”现象本身是个伪问题。
追本溯源,“海归”只是用来形容留学归国人员身份的戏称,它和“毕业于某某大学某某专业”一样,不过表明了人才的求学经历。但是人们为什么要给留学归国人员戴上“海归”这顶帽子?我想这是与“海归”们曾有的特殊荣耀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之初,当时很多人都留在国外,选择回国的少之又少且基本上被体制内吸收,真正到人才市场上“销售”的也就凤毛麟角了。由于数量少,也就物以稀为贵;再加上刚建立的人才市场也有个从非理性到理性的过程,“海归”们身价百倍。他们被一层层莫须有的光环笼罩,小小的“标签”也就被人们当着帽子戴在他们头上。
但是,如今的人才市场已经足够的理性和成熟,不会为个“克莱登大学”的文凭就脑热眼花。通过市场机制,企业的每一个岗位总能用最合适的价格找到最合适的人才。于是,“海归”们身价跌落。但是,“海待”现象并不能成为问题。这只不过是市场的理性回归,是市场无形之手自动调节的结果。如果要说到问题,那只有一个:整个人才市场的供需平衡和结构调整问题。如果现在还把“海归”当头衔,以为“海待”现象是问题,那么只能是杞人忧天。
来源:天府早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留美学生聚会华盛顿研讨中美关系(6.4) 下一篇:中法文化年期间首次举行中国留学人员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