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留学 > 中国留学生,我们怎样无愧于这个称号(5.14)

中国留学生,我们怎样无愧于这个称号(5.14)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4-12-12

中国留学生,我们怎样无愧于这个称号(5.14)1

本网讯(记者段风华)日前,驻比利时使馆教育处组织了专题座谈会 ----“中国留学生,我们怎样无愧于这个称号”。来自比利时各地的留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就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留学生怎样树立良好的形象展开了讨论。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白宗林,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驻比记者以及当地媒体《欧华商报》的记者参加了座谈会,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刘书林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在京通过电话参加了座谈。本刊记者也坐在电话旁聆听座谈的全程。

驻比利时使馆教育处参赞薛浣白主持了座谈会,她说:身在国外,在外国朋友眼里,我们都有着共同的名字----“中国留学生”、“中国学者”。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姓,她刻在我们的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中;“留学生”和“学者”是我们共同的名,作为中国留学生,我们应当时刻不忘祖国的期望、师长的嘱托和父母的叮咛,不忘我们的使命。”

留学比利时的新老留学生们畅谈了自己的感受,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康顺说:得知要举办此次活动的消息很兴奋,因为好久没有组织过类似的活动了。在庆祝“五四”青年节之际,教育处组织这样的讨论会很有现实意义,也非常及时。

回顾自己在比利时十余年的留学工作经历,他认为,无论在哪一个时期,中国留学生这个群体的主流是优秀的,他们艰苦奋斗,刻苦学习,自尊自爱自强,遵纪守法。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逐渐赢得同事和当地人的尊重和赞赏,改变着中国人在某些西方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记得在一次party上,冯?卡门流体力学研究院的一位教授,在谈到中国留学生的素质以及所取得的学术成果时,深有感触地讲,“非常遗憾,我失去了好几次获得中国留学生的机会”。

鲁汶学联会的负责人赵海峰发出倡议:自立自强,抱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挑战;处理好文化冲击带来的诸多问题。不仅要抱着一种理性、积极的心态去接触,了解当地文化,还要将中华文明的精髓展示给留学国家;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规范。

鲁汶大学医学院教授倪以成说:我最主要的心得体会是,得益于在国内已打下的基础,只要尽自己的努力去认认真真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日积月累,不需刻意追求,荣誉和成就便会水到渠成般的接踵而至,同时也为全面提升华人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天主教鲁汶大学工业管理专业的硕士丁航认为:今天,中国留学生的光环似乎远不如以前,个别存在的问题甚至被夸大。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在世界舞台重塑国人自强的形象。在这点上,留学生自身当然责无旁贷,毕竟,每一个留学生都是一块流动在全球各个角落的广告牌,我们的形象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民族的形象。 根特学联会负责人邓双形象地用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他说,一个人,当新的器官植入他的体内时,他的身体绝不会一开始就接受,他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排斥,至于最终是否能完全接受,就要由多种因素决定了。不同的文化氛围熏陶出来的必然是不同的人,真正适应一个新环境一定是有一个过程的。只要能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无愧于自己,无愧于身后的祖国,那么也就无愧于一个中国人的称号。

比利时鲁汶理工学院胡馨允说:国外留学的同学一般都面临双重矛盾:国内就业发展的压力,在国外生活学习和发展的压力。矛盾和困难的存在是必然的,坦然地接受这些事实,不回避困难的存在是克服的前提。希望每个在比利时的同学,都能有良好的心态,慢慢适应每一个文化的冲击。尊重自己的生活和别人的生活,过有信心、信念、信誉的生活。

安特卫普大学化学系郑靖刚说,曾经留学安特卫普大学的张孝宾现在是浙江大学教授,在Nature和Science上都发表过文章,郑靖刚的教授看了张孝宾教授的成果后说:“如果年轻30岁,我一定要学中文,到中国去工作,中国有这么多出色的科学家。”听完之后,觉得身为中国留学生非常自豪。

新鲁汶学联会负责人邬萌靓表示,无论在哪里,心中都要装着祖国,记着自己是中国人。不管是在国外读博士、硕士、本科,还是读专科院校;无论是在大公司做高级白领,还是在餐馆里默默无闻地打工,都没有高低贵贱之份。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在不同的地方和岗位上发挥不同的作用。把自己的事做好,不给中国人蒙羞,这是对中国留学生的基本要求。

根特大学中文系教师王向晖认为:中华民族其实是最有理想精神的民族。不管是“寒士”,还是位居高位的“士大夫”,中国的读书人永远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以天下为己任,让天下人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温总理对在比利时的中国工作人员、留学生说:希望中国人都过得好。这句朴实的话语说出了当代中国无数知识分子的心声,是他们对国家、民族殷殷的祝福,厚重的责任和坚毅的承担!

留学生身处异国文化,更应该不辱国格、人格,才能赢得外国朋友的尊重。

1988年自费来比利时留学的秦阳认为:虽然生活在西方社会里,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不应该丢掉。一个微不足道的帮助,会让那些初来比利时的同学感到温暖。在你帮助别人的同时,你也帮助了你自己。大家应该共同努力来维护“中国留学生”的形象,决不给祖国丢脸。

座谈会上,清华大学刘书林教授还结合温总理访问比利时期间的讲话,生动地阐释了中国留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形象,他提出留学生应该树立三个形象:严谨治学的形象,礼仪之邦的形象,团结和凝聚的形象。他的精彩发言赢来了在场同学的热烈掌声。

座谈会持续了两个小时,最后,薛浣白希望在比留学人员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呵护“中国留学生”这个品牌,为“中国留学生”这个称号增光添彩!(图文资料由驻比利时使馆教育处提供)

中国留学生,我们怎样无愧于这个称号(5.14)2

来源:神州学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中国留英学子创办《英伦学人》在英发行(5... 下一篇:“海归”携带项目进京谋职受青睐(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