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当前位置:查字典资讯网 > 公务员 > 广西 > 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来自: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4-12-30

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1月26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 陆 兵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工作回顾

2006年是我区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完成了自治区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质量效益有新提高。200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801.98亿元,增长13.5%,增幅为1995年以来最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1.93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882.23亿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1887.82亿元,增长12.1%。财政收入完成568.08亿元,增长19.5%;财政收入年增加额超过90亿元,达92.7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跃上300亿元新台阶,达342.28亿元,增长20.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越过1万元,达10240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88.1亿元,增长38.3%,增幅提高27个百分点,企业盈利为历史最好水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3%。我区经济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发展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三会”圆满成功举办,开放合作取得新突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和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圆满成功举办,服务了国家周边外交战略,促进了我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我区在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明显提升。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全面启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有效推动,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得到广泛认同,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第二届桂台经贸交流会和首届两岸共同产业市场论坛成功举办。我区与东盟各国、港澳台及各省区市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招商引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对外贸易取得新成效。区外境内到位资金615.42亿元,增长48.5%;实际利用外资7.67亿美元,增长20%;外贸进出口总额66.74亿美元,增长28.8%,其中出口35.99亿美元,增长25.1%。农村综合改革、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进展。

—工业主导作用增强,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工业生产创近10年来最好水平,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595.83亿元,增长20.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制糖、汽车、机械、有色金属、电力、冶金、建材、化工、食品等优势产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我区作为全国制糖工业重要基地的地位更加巩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新提高。强优企业实力有新增强,柳钢主营业务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园区经济有新发展。建筑业保持较快增长。传统服务业优势得到强化,旅游、会展、现代物流、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产比重上升2.1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实现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和县域经济竞相发展。

—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新发展。农业发展比预想的要好,粮食产量比预料的要多,农民收入比预期的要高。农林牧渔业全面较快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大关,粮食总产量1539万吨,农民人均新增纯收入275.8元。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迅猛,甘蔗、桑蚕、木薯、速生丰产林等农林优势产业位居全国第一。农村交通、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加快。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发展后劲得到新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突破两千亿元大关,达2246.03亿元,增长27%。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工业投资完成886亿元,增长45%;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投资完成93亿元,增长28%。投资87亿元的金桂林浆纸一体化一期工程等93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实现新开工,投资152.5亿元的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工程启动建设,投资58.4亿元的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二期项目正式实施。龙滩水电站下闸蓄水,洛湛铁路和黔桂铁路广西段、华银氧化铝工程等续建项目进展顺利。百色水利枢纽、柳州上汽通用五菱新型发动机等37个重大项目实现投产或部分投产。桂林、南宁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竣工投入使用,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平乐至钟山段建成通车,沿海港口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36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606万吨,电力装机容量213万千瓦,汽车15万辆,新型干法水泥200万吨,日供水能力40万吨。防城港企沙千万吨钢铁、北海林浆纸、沿海核电、靖西氧化铝等重大项目,以及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99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2770.5元,增长11.1%,增幅创1996年以来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0.8亿元,增长14.6%。城镇新增就业27.34万人,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4.15%,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63万人次。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基本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取得新实效,解决了1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减少了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43万人。积极开展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帮扶重建水毁民房3.1万户,受灾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和安置归难侨农林场工作得到加强。为民办八件实事全面完成,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行路难、饮水难,以及县乡财政困难等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科技工作得到加强,创新计划加快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全区所有县(市、区)全部通过自治区“两基”评估验收,“两基”攻坚任务提前一年完成,631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免费上学,农民群众实现了种田不交税、上学不缴费的历史性跨越。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重大疾病防治和疾病控制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运动水平逐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8.34%。,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城乡清洁工程”深入开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明显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行政监察、审计、统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地震、测绘、气象、水文、社会科学、地方志、档案等方面工作取得新进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等方面工作取得新成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安全生产稳定好转,社会保持稳定。政府自身建设有效推进,依法行政水平有新提高。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完善发展思路,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拓展发展空间,落实发展措施,破解发展难题,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切实做到科学发展。我们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努力扩大经济总量,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更加注重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社会发展,更加注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完善和优化发展布局,扩大开放合作促发展。我们重点研究制定了工业化、城镇化、重点产业发展、人才发展、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建设等专项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提出了具体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我们抓住多区域合作的新兴机遇,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和东盟国家的合作,深化与其他省区市的合作,努力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集中力量抓好事关全局的工作,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们突出抓好工业发展、城镇建设、投资项目、承办“三会”、沿海开发、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区域合作、招商引资、为民办实事等重点工作,推动其他工作的全面开展,特别是我们举全区之力办好“三会”,向党中央、国务院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极大地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增强了加快发展的信心。

加强经济运行协调,保障经济健康发展。我们加大了煤电油运及重要生产资料组织协调力度,着力缓解经济运行的瓶颈制约,健全了季度经济运行分析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及时发现我区第三季度经济运行规律,采取有效措施,破解了以往第三季度经济增速下滑幅度较大的难题,避免了经济出现大的起伏。

强化目标责任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我们认真分解落实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将责任细化到部门,把主要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各市,对重大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强督查落实,强化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出台新的激励办法,调动各方面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积极性。

高度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切实加强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开发、防灾减灾、救灾救济等工作,坚持不懈地为民办实事,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我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的一年,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一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年。我们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争先发展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个体私营企业劳动者,向驻桂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中直机关驻桂各单位,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向关心支持广西建设和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业基础薄弱,抵御灾害能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不多,持续增收难度较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强优企业不多,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品竞争力不强,工业生产受市场需求约束加大;投融资渠道单一,项目前期工作滞后,新上项目、保持投资合理规模难度加大;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开发任务还比较艰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着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机关工作作风和效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努力把政府各项工作做得更好,绝不辜负人民的厚望和重托。 二、2007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全面分析我区面临的发展环境和条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

—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5%以上,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努力实现节能减排。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

—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万人次;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在3%以内。

—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3%,其中出口增长11%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节能、减排、人口增长三个指标是约束性的,要千方百计完成。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等指标是预期性、指导性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调整,提出新的要求。我区是后发展地区,与全国发展差距还比较大,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经济增长速度能快就不要慢,力争把各方面的工作任务完成得更好。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着力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以重点工作的新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推动各项工作,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区域合作,深入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大发展。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三是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四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做好今年工作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做好今年的工作,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千方百计破解发展难题,积极主动应对各种挑战,凝心聚力加快发展,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三、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发展、加快发展,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一)促进工业快速发展,推进城镇加快建设

做大做强工业产业和企业。抓紧实施《广西重点产业发展规划

加快发展园区经济。突出抓好园区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和综合服务体系等建设。今年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3.5亿元资金支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投资强度,强化园区项目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积极引导新上工业项目和城市中心区企业异地搬迁项目进入园区集中发展,加快把工业园区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城镇快速健康发展。加强城镇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工作。加快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的新区建设,推进其他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城际间资源共享、产业协作、经济融合,推动南北钦防城市群建设。进一步抓好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完善和规范城镇户籍管理、征地拆迁、经济适用房建设、环境卫生等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城镇综合管理水平。以创建全国卫生城为目标,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

(二)继续加强“三农”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把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按照“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要求,加快调整农产品结构、种养业结构和农业布局结构,优化粮经、突出禽畜、提升林果、扩大水产,尽快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特色优势农业发展格局。积极推广水稻免耕技术,大力发展超级稻,确保粮食总产量不减少。做大做强糖料蔗、桑蚕、果蔬、畜牧、水产、速生丰产林、木薯、中药材、茶叶等产业。打造产地品牌,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推动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健全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治。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十百千万”计划,分层次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的有机结合。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区域性大型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拓宽农产品销售网络和渠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完善和实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改善农产品销售环境,搞活农产品流通。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把县域经济加快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向县域集聚,鼓励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集中,加快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沿江市(县)防洪工程和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推进桂西、左江旱片治理,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人饮工程和标准农田建设。推动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水利枢纽和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开工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交通,建设通乡油路3340公里,通村公路3500公里,到年底基本实现全区民族乡通油路。坚持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公共事业。年底前全部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继续抓好以沼气池为重点的农村生态建设。搞好村庄规划和植树绿化,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继续做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继续高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继续高于上年。整合支农资金,完善投入管理办法,集中用于重点地区、重点项目。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村建设,构建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继续落实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加速构建国际大通道

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优先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技术研发、会展、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商贸、房地产、旅游、市政公用事业、社区服务、文化体育等消费性服务业。按照建设旅游强省的要求,大力发展国内外旅游业,加强与东盟的旅游合作。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引进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发展新型物流业态,建立大型物流基地,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市场,推进城乡商业网点建设,形成比较健全的流通市场体系,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内外贸一体化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统筹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要展会,推动现代会展业加快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眼于把我区建设成为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公路、铁路、港口、航道、航线、机场等交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把我区建设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抓紧实施《广西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建设规划

(四)加快沿海地区全面开放开发,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促进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来把握沿海地区的全面开放开发,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从当前正在做的事情做起,统筹推进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型临海工业区建设和重大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把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新高地。推进港口、铁路资源整合,加强与国际国内港口和物流公司合作,加快港口大型泊位和深水航道建设,完善港口服务功能,扩大港口吞吐能力,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加快实施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二期项目,突出抓好临港工业区和进出港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港口后方集疏运体系和南宁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港口与各地的交通运输体系。抓紧企沙工业区、钦州港工业区、铁山港工业区,以及南宁区域性国际物流商贸基地和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规划建设。加快金桂林浆纸一体化工程、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工程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北海林浆纸一体化等项目,抓好防城港企沙千万吨钢铁项目、北海炼油厂异地扩能改造和沿海乙烯项目的前期工作,促进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和建设。抓紧组建北部湾发展银行,建立北部湾投资开发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强化政策扶持,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推进沿海地区全面开放开发的强大合力。

推动海陆经济联动发展。加强沿海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互动发展。加快建设柳州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打造桂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基地,大力培育桂西资源型工业基地,积极发展南宁、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积极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和第十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的积极探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可行性的要求,把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争取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支持下统筹推进。研究制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行动计划,推动政府合作、重点领域合作、企业合作等有效机制的建立。坚持以具体项目带动合作,积极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资源开发、旅游服务等方面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办好第二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

(五)保持合理投资规模,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加强重点领域建设。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交通建设方面,加大出省出边高速通道建设力度,加快已开工的铁路一揽子计划项目建设进度,推进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建设,扩建枢纽机场,建设支线机场,力争整个交通完成投资250亿元以上。农林水利建设方面,加大农村道路、饮水等设施建设,加强防洪体系和抗旱节水工程建设,力争完成投资125亿元。市政建设方面,加强中心城市和县城道路、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力争完成投资210亿元。工业方面,加快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项目建设,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加快在建电站和电网建设,力争整个工业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其中能源建设完成投资200亿元。商贸建设方面,推进现代物流园区和商贸基地建设,力争完成投资74亿元。公益建设方面,加强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文化、广播电视、口岸,以及公检法司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110亿元。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公益、生态环保、节能降耗等重点领域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力争今年新开工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86项。全面启动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项目建设。加强对在建项目的组织协调和施工管理,力争自治区层面投产或部分投产项目48项。抓紧抓好重点产业、国际大通道、能源、水利等重点领域项目的前期工作,保持重大项目建设的连续性。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办法筹措资金,促进投资来源多样化。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稳定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大力培育新型投融资主体,在交通、铁路、优势产业和旅游等领域组建投资公司。有效开展政银、银企合作,扩大新增信贷规模。推动一批企业上市,增强上市公司再融资能力。促进有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盘活存量资产再投资,向社会投资者出让部分已建成的政府投资项目的股权或经营权。引进更多的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拓宽新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

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改善城镇消费环境,培育和扩大消费热点,促进城镇居民消费。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和市场建设,支持城市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建立健全农村商品流通和生产生活服务网络,为农民增加消费提供便利,促进农村市场开拓。积极发展旅游、文化、健身、体育等服务性消费,鼓励和引导居民扩大住房、教育、电信、保健、汽车等消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积极拓展消费信贷业务,增加消费信贷品种。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六)扩大开放合作,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深化拓展开放合作。继续举全区之力办好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要平台,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与东盟各国的合作。积极推进中国-东盟青少年培养基地建立。加快中国-东盟工业园区和国际商贸区、北海出口加工区、中越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外向型园区建设。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加强与港澳地区在金融投资、商贸物流等方面的合作。继续举办桂台经贸合作交流会,推进桂台特色产业合作,加快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积极参与泛珠三角、长三角、大西南协作等国内区域经济合作。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准确把握东部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做出相应的规划,增强接受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参与区域合作、搭建合作平台等多种有效方式,促进东部产业加快向我区转移。建立专门接受产业转移园区,增强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加大引进龙头企业力度,加强产业配套,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抓紧研究制定鼓励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

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明确招商引资重点,扩大利用内外资规模。注重招商引资实效,抓好两广、桂浙、桂港、桂澳、桂台等各大类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提高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

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重点扩大对东盟的出口。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加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商品出口,扩大成套设备和机电产品出口,促进文化、科技咨询等服务贸易出口。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重点到东盟国家开展投资贸易、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加强能源资源开发、加工制造业和农业等方面的合作。加大能源、重要原材料和先进技术装备进口。

(七)深化各项改革,大力推进全民创业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抓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大型企业集团组建步伐,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进沿海港口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行政管理、投资、财政体制等改革。深化价格和收费制度改革。加快社会领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稳步推进其他改革。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落实和完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一视同仁的政策环境,进一步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解决民营企业实际市场准入门槛高、融资难等问题。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大力宣传民营经济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民营企业家,着力营造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快把民营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与推动全民创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快健全促进创业的体制机制,完善创业的支持和服务体系,进一步激活各类创业主体,开辟和拓宽创业领域。培育创业文化,弘扬创业精神,增强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让一切有利于全民创业的思想活跃起来,让所有致力于创业的人才脱颖出来,让所有领域的创业潜能发挥出来,在全区形成万众奋发、全民创业的生动局面。

(八)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发展与环保的关系,把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突出抓好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和商用、民用节能,组织实施百家企业节能行动。突出抓好污染综合防治,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综合设施规划建设,推进火电厂脱硫项目建设。加强水源地保护和重点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提高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能力。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开展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和建设。继续推进珠江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保护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加大退化生态、土壤污染的治理和修复力度。

节约集约用地。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抓紧完善和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认真落实建设用地税费政策,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严格土地管理责任制。统筹安排好建设用地,今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考虑和确保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新开工重大项目及各地急需项目建设用地。

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和完善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策。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切实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保障力度。

(九)加强财税工作,构建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

促进财政增收。做大做强支柱财源,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不断壮大财政实力,确保财政收入增幅高于生产总值增幅。把开源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把挖潜的重点放在第三产业上,支持一批重点财源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巩固和壮大财源基础。强化税收征管,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做到应收尽收,同时防止收过头税。严厉打击违法涉税行为。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和谐,更加注重民生民本,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集中财力办大事。努力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和社会事业发展等薄弱环节的覆盖面,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预算内经常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保障农业、科技、教育按法定要求增长,加大财政在新农村建设、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保证工资的正常发放和机关的正常运转需要,保证各项政策性和重点支出的需要。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继续实施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增强基层财政的保障能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境地区的各项事业发展。今年自治区对市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安排60亿元,比上年增加20亿元,同时,安排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4亿元,比上年增加1亿元,继续安排财政收入增长奖励5亿元。继续集中财力办大事,开展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及大石山区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等。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数和一般性财政支出增长。大力提倡增收节支,反对铺张浪费。深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强财政管理,健全财政监督,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增进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创造有利于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的发展环境,打造诚信广西。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建立互信共赢的银企合作关系。鼓励各家银行扩大授信和贷款规模。抓紧落实已列入国家开发银行政府信用贷款项目的用款工作。鼓励创办和发展信用评级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整合现有城市商业银行资源,加快组建区域性商业银行。积极争取更多的境内外银行和证券、保险公司到我区设立分支机构。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四、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把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坚持不懈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一)深入实施科教兴桂战略和人才强桂战略

加强科技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品创新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整合科技资源,在特色优势产业和关键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开发专项,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化技术研发基地建设。支持建设一批创新型企业。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创新。推进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建设,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入实施和全面完成第三轮科技创新计划,强化县域科技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普工作。

优先发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优化教育结构,统筹发展各类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倾斜。保证教育支出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巩固“两基”攻坚成果,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和质量,确保今年全面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难问题。大力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尤其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适当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规范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鼓励社会捐资助学,建立健全贫困家庭学生多元资助体系,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新型农村实用人才。提升“人才小高地”建设水平。促进人才资源向重点开发区域集聚,打造区域性人才新高地。规范人才市场管理,建立和完善区域性人才交流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着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广西民族文化。实施精品战略,在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生产更多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精品。培育和扶持民族优秀文化品牌,提高原创文化水平。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文明的社会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保护并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抓紧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科技馆新馆、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广西体育中心主体育场等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和一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特别是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区特色文化走向世界。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整合文化资源,抓好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办好第十一届全区运动会。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二)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优先解决“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和城镇“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实现城镇家庭户户有人就业。落实好税费减免、财政投入等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完善服务体系,让更多的群众就业有门、创业有路。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面,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将符合条件的城镇贫困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建立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制度,改革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严格防范基金风险。逐步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逐步建立以住院医疗保险为主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调控制度。加快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落实军烈属优抚政策。开展多种形式的捐助和帮扶活动,使失去父母的儿童、没有生活来源的老人和残疾人,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努力实现老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生活更有保障。

抓好扶贫开发和库区移民工作。全面启动第二批1165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着力抓好产业开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扶贫培训。继续开展机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力争今年农村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减少10万人。开展农村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切实抓好库区移民搬迁安置,认真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

加强医疗卫生工作。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标扩面工作。推进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对医疗机构实行属地化全行业监管。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大力发展妇幼卫生事业。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严格执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突出抓好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消除安全隐患,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增强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各个方面,形成全区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规范行为、引领社会风尚,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和精神文明区域性连片创建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社区民主管理和企业民主管理。全面推进依法治桂,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强化执法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做好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认真执行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重视安置归难侨农林场工作,着力解决安置归难侨农林场面临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支持驻桂部队及国防建设,加强边海防建设,抓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工作。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安全观念。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增进军政军民团结。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努力做到人民内部矛盾早发现、早介入、早控制、早解决,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打、防、控、管相结合,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分裂和破坏活动。加强涉稳工作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抓好城乡基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建设工程收尾工作和人民法庭建设工作。加强平安广西建设,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四)集中力量为民办好十件实事

1.开展大石山区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筹措16.25亿元资金,用两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力量抓好都安、大化、隆安、马山、天等五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石山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2.建立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筹措1.62亿元资金,将全区农村特困群众列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保证94万农村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

3.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自治区本级财政的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8元提高到11元,新增27个试点县(市、区),使试点县(市、区)总数达到67个,覆盖3000多万农村人口,参合率超过70%,进一步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4.健全五保户供养制度。按每人每月30斤米、30元钱、1斤食用油的标准对全区五保户实行供养,解决五保老人的后顾之忧,实现老有所养。

5.实施农村特困农户茅草房改造工程。自治区及市县筹措资金,按平均每户补助5000元左右的标准,帮助1.5万户贫困农户改造茅草房,逐步解决我区茅草房问题。

6.加大对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子女资助力度。从今年起,自治区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确保考上大学的家庭贫困学生都能上大学、圆大学梦。

7.实施农村饮水安全解困工程。自治区投入资金4.2亿元,帮助120万农村人口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

8.新建20万座沼气池。自治区投入1.1亿元资金,在非贫困村建设沼气池15万座,在贫困村建设5万座,促进农村生态建设和保护。

9.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和改造农家店3000个,配送中心20个,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条件。

10.设立艾滋病防治事业基金。今年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1000万元,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艾滋病防治工作。

这十件实事,件件关乎民生,我们一定精心组织,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把这些实事办好、办出成效。

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积极推进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设,提高各级政府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

(一)坚持勤政为民,加强政风建设。各级政府各部门要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把执政为民的要求融入到思想感情里,体现在政策措施中,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坚持把加快发展的着力点放在真抓实干上,鼓实劲不务虚功,求实效不图虚名,开拓进取不自满,脚踏实地不浮躁,埋头苦干不张扬,在狠抓落实中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多做群众急需的事,多做群众受益的事,多做打基础的事,多做起长远作用的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继续推进政企分开。各级政府各部门不得包办企业投资决策,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要将主要精力放在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项目,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完善行政审批方式,简化和规范程序,制定操作规程,并向社会公开。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照建设服务政府的要求,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为全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三)规范政府行为,防止滥用权力。健全制度,廉洁从政,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构建完善、管用、有效的廉政监督机制,着力抓好制度的执行,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确保权力不被滥用。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主动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重视舆论监督,强化社会监督和政府内部的专门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政协委员的提案。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推进电子政务,加强政府网站建设。

(四)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确保政令畅通。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把依法行政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切实将政府管理经济社会行为纳入依法运转的轨道。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权限,减少行政执法层次,完善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加大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力度,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改革工作,坚决克服多头执法、执法不公,甚至执法违法等现象,维护社会公正。建立问责制度,开展绩效评估。按照权责统一、依法有序、民主公开、客观公正的原则,加快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有责必问,有错必纠,努力建设责任政府。科学确定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实行政府内部考核与公众评议、专家评价相结合的评估办法,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导向作用和激励约束作用。深入贯彻《公务员法

各位代表!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朝着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目标阔步前进。我们对广西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再接再厉,锐意进取,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而努力奋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广西来宾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2013年招... 下一篇: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