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2岁的回族姑娘朱琳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人,目前在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读研一。提到去年在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一年的留学生活,她依然觉得“妙不可言”。
“对于学阿拉伯语的我来说,能有机会去阿拉伯国家留学,收获太多了。”朱琳说,“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中全是阿拉伯语,语言提升特别快。”
“去了埃及才知道,那里除了金字塔,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服装、医疗等,这是我们待在国内看书本难以获得的直观了解。”朱琳说。
从宁夏大学2002年开设阿拉伯语专业到2010年成立阿拉伯学院,朱琳在她的同门中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有了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支持,她去埃及留学一年无需支付任何学费。
而且,去年她所在年级的48名同学全部留学阿拉伯国家,30人被派往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18人前往也门科技大学。这种整年级学生留学也开创了宁夏教育界的历史。
“师哥师姐可羡慕我们了,恨不得晚两年上学,因为靠自己申请阿拉伯国家留学非常不易,所以以前的阿语毕业生中仅有极个别出国留学。”朱琳告诉记者,留学阿拉伯国家提高了阿语水平,丰富了人生经历,也为求职增加了“砝码”。
48人中,10人考上了研究生,9人出国工作,其他毕业生也在国内找到了公务员(课程)、大型国企等相对满意的工作。
人文交流是中阿合作的重要方面。一直以来,中国乐见更多阿拉伯国家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也希望看到更多中国学生在阿拉伯国家留学,这样中阿年轻人就能了解掌握彼此的语言,从对方的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
然而,宁夏因为地理位置、高校国际交流步伐缓慢等原因,以往大学生到阿拉伯国家留学并不多见。这一状况在近年来大力推进中阿合作的背景下得以改观。
据了解,宁夏大学先后与阿拉伯12个国家13所高校签署了实质性合作协议。2012年以来,来自阿拉伯国家10个国家的238名学生到宁夏大学留学;宁夏大学先后选派130名学生赴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亚历山大大学,摩洛哥哈桑一世大等大学留学。
宁夏大学校长何建国说,这两年,宁夏大学十分重视培养高层次阿语复合型专业人才,从培养模式上说,从主要以“阿语+文学知识”模式向“阿语+专业方向”模式转型,设立了“阿语+国际贸易”“阿语+商法”“阿语+旅游”等培养方向,开发了国际化复合型系列教材;从人才培养环节上说,本科生实行“3+1”“2+2”型,研究生实行“2+1”联合培养模式,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到今年,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就将结束,但我们的国际化高层次阿语人才培养工程不能结束。我们正在谋划与埃及一些高校联合起来开设国际班,为今后宁夏大学阿语专业学生继续争取出国留学机会。”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书记张前进告诉记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上一篇:访问学者带小孩到美国必须考虑的五个问题 下一篇:留学生渐多选择回国发展:国内机会多于欧美